坦率真诚

这周踩了个业务管理的坑,看到部门小伙伴漏个关键的问题,提醒了他,看到进度慢,自己下场拉着他,过程中批评他时带着情绪,导致这位同学产生额外的不必要的内耗,所幸有信任度,他主动私聊说出我的问题,给给我照了镜子。当时我的行为问题很大,披着成就他人的表层,本质上只是想达成事情,而非帮小伙伴做好目标管理,正向引导其取得结果。就像组队跑步中,发现队友落下了,直接上去拉着/推着跑,过程中还忍不住出现负面情绪外泄等不必要的多余反馈,完全没观察到他可能是身体不适而慢了,或是跑步基础本身有问题等,最终收获的大概率都是伤病以及丢失的信任和团队的裂痕。过程中志斌也提醒过我,尽管是要推进业务的有效聚焦,但也要尊重客观规律,急躁不得。得到的启发,首先,指出小伙伴业务问题是必须的,不告诉他问题的好坏,对他、团队都会是很糟糕的事,也是管理者的失职;其次,身为业务管理者,是个类似“团队瞭望者”的角色,追求团队的成长与强大,而不是彰显个人。基于这两点,面对问题时,保持坦率,再运用科学的沟通方式(如管理七剑里提到的BICC,事实、影响、后果、信息)来沟通最有效果。延伸的思考,保持真诚,从伙伴、团队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所以我得时刻问自己以下三个问题:

  • 是为了做好目标管理,还是满足自己的管理私欲
  • 是成就他人,还是着力显示自己
  • 是为了共同目标而努力,还是为了个人目标而踩拉甩

坚信意愿的力量

近几年,我有跑步的习惯,其实在几年前,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不能跑跳的人。初中时代体育老师说我扁平足、跟腱短等缺点很多,身体就不适合跑跳类运动;于是从高中到大学乃至到工作多年后,一直都认为自己是个运动弱者,真的,我就是这么一个对认可的人说的话深信不质疑。

跑步的起因很简单,看到公司里几位大佬在跑步,就想说尝试下看能不能跑超个2、3公里,结果第一次就坚持了3公里多,哇哦,原来...自己以为的不可以只是自己的以为,于是兴奋得天天4、5公里,毫无规划性和科学性只凭着感觉跑着,结果是膝盖受伤了,积液了,被医生一番吐槽,那会儿自我否定蛮严重的。后面因为一个约定,又开始尝试跑起来了,这次学乖了,研究跑姿、配速、心率等,减肥了,身体健康了不少。结果因为一次意外,造成半月板2级损伤,医生看完报告第一句就是问我要不要手术,好在因为手术费蛮贵的而没当场答应下来,医生是我最敬仰的职业,医生的话我是坚信不疑的。我决定远离跑步,于是去贴吧发贴感慨,说自己伤了,要远离跑步了,割舍不下但也要和吧友们再见了。结果吧内大神现身教育了我,说科学训练下,跑个马拉松都不是问题。带着重回跑步的强烈意愿,我开始找资料和练习,从2、3公里恢复开始,到2小时跑了个半马,完成了比以往更好的跑步结果。

想到上面这些,是因为在工作领域里,这两周有位大佬跟我说,你不要把被人给你的定义就当做你以为的事实,你可以跳出去审视,也问你自己的意愿,只要你内心意愿足够强烈,且足够的坚持,就能对你自己产生足够的变化。哇哦,那下真的是醍醐灌顶的感觉,一下子,此前浑噩的状态以及生活里的上述经历就像快进的电影那样在脑海里过了一遍,是啊,道理都懂,怎么就傻了呢,重要的不是别人告诉我是什么,而是我的意愿是什么,意愿决定心动,行动决定结果,足够强烈的意愿,足以克服任何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