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决状况和问题的关键,应该是隐藏在我们一直没去做到的行为当中。这几天得个重感冒,咽喉、耳朵痛到脑壳发疼,从昨晚到今天睡了醒醒了睡,白天中间玩玩自家手游分散痛楚倒是又在内心里感谢游戏带给我的精神价值,以及再次非常认可轻快趣才是游戏的大方向基调。这次不同以往,脑子里自动想起自己的情况和行为的关联性。像我去年调整了些饮食习惯并保持至今,算是最近几年里第1次超过1年了没出现急性肠胃炎的情况,如此看来我得马上调整在季节交替的穿衣习惯。这种惯性行为的效果,在团队管理中也经常出现,如果一个事周期性出现,或是某个现象结果自己不满意,那得抓紧修订认知来改变接下来的行为了,否则类似的结果还是会重复出现,团队的管理也是如此,症状老在必然是惯性行为所带来的,关键是在管理本身。而反向视之,如管理主动时刻求发展,会相对容易辨识掉队成员,要么及时辅导拉回车里,要么好聚好散送祝福。主动求变永远高于被动接受,前者的下限往往已是后者的上限。
2、信念的强度才是事情成功的核心关键。观察绩效偏低的小伙伴,关键还不是能力本身,是信念太弱的缘故,工作本身与自我内心缺乏链接,把工作只是当做工作,就把目标也就只当做目标,而不是追求目标之上之外的可以有更好的,行为上就表现出求准确度、求颗粒度,面对新挑战的时候总是基于当前预设未来,或是用一些行为惯性来假装勤奋,让自己陷入困局自证,从而证明变化和挑战是不可达的,这种带着质疑和对抗自己的内耗也不小,又分散了其聚焦关键的能量。不能在能力和行为层上去调整改变,可以在上三层中的身份和信念上去引导。如果我们自己想要在能力和行为层上去改变对方,那是一种自我的偏执,是一种求自证的错误动机了。给我的启发是另一额视角,如果有个清晰的挑战目标,在向前推进时,即便是合作伙伴给出各种所谓的困难等,也都不要轻易妥协向下兼容,证明自我的信念不够强,没把能量关注在目标和路径本身而是分散到了合作方身上,不应该试图去要改变那些只会给未来预设诸多风险困难,只向外求而安逸与当前的人,要么改变自我跟上,要么就该被挪走。基于当下看未来,还是基于未来看当下,前者的路永远布满荆棘,后者的路即便困难也是成长的养分。
3、全局视野是一种具备多层次穿透性的思辨能力,能从高度抓关键,也能深入到深层抓细节。这段时间在迭代自我的NLP层次的上三层,不由自主的回想起观察到的大佬们的表达与行为所带来的启发,最深刻的是关于身份角色的理解。一直在探索什么叫全局视野、大局观。也在训练让自己上楼看而不是在当前看。而最近几次发行周会给我的直接启发非常明显,当看到薛总对发行的相关业务能抓关键模块的同时也抓到很细的具备较高专业知识的关键点,再结合过往观察到制作人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那种即能定方向也能抓各种细节,一下子感觉到过往对全局视野这个词的理解很字面化,或是说过于刻意追求形式上的而不是理解到或是靠近真正的,以为全局视野就是只抓大的不看细的,由此来驱动自己离开抓细节向下看的习惯,有些刻舟求剑了。实际上看全局以及关键所在,这其中也都是由细节组合的,但在全局视野中视有明显的层级区分,能够掌握吃透事情本身的同时,不拘泥在细节之中,从该有的角色去看,才是所谓的具备视野。
4、摒弃自我念想的干扰,聚焦于内心和目标的链接,方能积极行动。最近有几个晚上,跟着薛总开会讨论事情,会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应该是前后都比较投入的缘故,类似进入心流的状态,探讨着一直所渴求的也是热爱的事,又因为被打开了一些认知边界而在感受到有挑战性的同时有目标与方向。适配了自我的内在动力,从而感受不到自己的过程也弱化了对时间的感知。让自己从自我里走出去,把焦点放在事和目标上,把内心和事与目标建联起来,弱化念想在其中的作用,应该会是一种很强的自我驱动力所在。再向身外看,有明确的目标、充足的勇气、并行的伙伴,还有啥做不到的呢。过程中外在的反应都是暂时的,只有这一路的经历和成绩才是真实的,所谓的担忧、恐惧、困难也都来源于自我念想的假定干扰,唯有积极行动,方能适配内心所求,此心才是平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