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态变通思维直面挑战

这周读到一句很触动的话,“我们缺乏信心不是困难造成的,而是这些困难来自缺乏信心”,触动的根因是本周有个工作上的实例与之共鸣了。事情是在发现一个游戏关键障碍问题时,我结合原因、过程和结果的分析,给出了机会小挑战大的判断,然后由此在选择的权重上产生了变化,且因为逻辑是通畅的,在有被点出选择问题时还是比较坚持的,坚持的认为有个障碍无法克服,所以要走旁边的路更合适。

首先本周的分享不是说要无脑的融入共识。缺乏独立思考的过于快速融入共识会带来“团队迷思”这种大坑,这里说的一切都需要有独立思考为前提。

回到正文,面对困难挑战时,心态与变通思维是关键核心,积极的心态能在有勇气直面苦难,也能走出那种被自我意识操控的“自证预言”的状态。大部分因为阻碍而影响状态都是涉及到了“自证预言”的陷阱,潜意识里开始影响自我的思维和行为,从中捕捉和放大障碍带来的负面,从而又加深对障碍的恐惧,最终就像个黑洞似的拉扯着自己往更多延伸问题的方面发展(就像遇到个障碍,潜意识里也会不断放大状况和问题来证明自己对障碍的判断,对象是人也一样,喜欢的会不断放大好的,嫌弃的会不断捕捉到对方各种问题)。所以此时积极的心态很重要,这里的积极心态有更具象的描述,是一种剥离掉自我的客观的心态,类似课题分离的状态,把我与障碍分开,相信障碍能解决,且积极为解决而寻找路径与资源,而不是认为障碍是由我去解决(帮我解开开头那个障碍的是事情发生的隔天,在会议上大家坦诚的交流关键信息,过程中我才跳出自我的状态)。从障碍本身去看,尽管还需要行动和未来的验证,但这里最关键的是心态上从我和问题这种单向链接的方式切换到是以障碍为核心的多维路径的方式。所以这里最大的启发是,面对挑战与障碍,心态上要积极的切换到以它为焦点。

关键之二,有了积极心态后,还需要的是要坚持变通思维。也有句老话说的好,如果认知里都是对的,那为什么当下结果不是预期的目标呢。反向视之,认知上是有缺陷的也存在着偏见的,很多时候人在无知的状态下也是自己不得而知。换个角度来说,思维局限性的牢笼束缚性很强,毕竟我们自己对事情看法的那一套逻辑,更多的是自己固有思维的执念,而不是真实世界的逻辑(处于本我状态而不是客观状态)。变通自我就从认知的扩面和升维上下功夫,扩面主要是让自己处于空杯状态,意识的焦点不是在已有的,而是在能够再放入的,汲取能够再放入的,加以应用转化内化。升维的难度最大,我还在不断的学习和锻炼,毕竟我老是习惯在基于信息进行原因、发展、结果的分析推算这种平面式的思维习惯,而升维我的理解是在这过程中加入了空间和时间的概念,能从平面里跳出去用更高的视角来看,更高的视角也意味着要从事情本身、角色本身上进行切换,这里也延伸一下当下的理解,缺乏变通思维时在面对变化时往往是自我的情绪大于感性,也是因为缺乏从平面跳出去的思维视野,从而因为变化而在同一平面看来就是突然出现各种阻塞障碍,要很费力的去翻越克服,而高纬视野里就很容易看到变化产生的困难与障碍的本质。

挑战与困难一直都在,但同时也是在提醒和告知还可以变得更好以及改进的机会。关键是,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以及什么样的视角和维度看待它。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