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学习群里从不同角度了解到害怕冲突的来源,结合实例来看,害怕冲突也是阻碍深度思考的关键障碍,在害怕冲突的潜意识影响之下的思考,在面临有所挑战时,思考的焦点会偏离思考对象本身,涣散到对表达逻辑合理性合适性的琢磨,从思考问题本身被潜意识拉进入对自我表达的自证循环。这层的干扰非常的明显,就像个无形的墙一直阻挡着而无法进一步直面问题的深层次。
害怕冲突的来源是对不确定性的不安、对他人负面评价的担忧对于失败的恐惧等维度,是一种潜意识的情绪障碍。对他人评价的过度在意这点和固定思维的变现类似,但底层逻辑差异是蛮大的,除了原生影响外,这种恐惧的情绪还源于过去的某些惨痛的失败经历,某些影响巨大的错误等,让人不由自主的会担心再次犯错或遭受指责,思维上给自己束一道墙,让自己不“逾矩”。很多人或多或少有这种障碍,工作上会使人害怕因为冲突而破坏与同事、合作伙伴或用户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对于冲突可能带来的未知结果感到焦虑和无助等产生较重的情绪内耗。表现上会是倾向在对完美主义的追求,也是因为潜意识墙的阻碍了对问题的有效思考,对工作中有效执行拿结果的障碍就是很容易预设困难。
对于预设困难,更具象来说,是来自于内心的不安和对未知的恐惧,会导致在面对新的工作任务或挑战时,会表现出过度担忧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在还未真正开始之前,就给自己构建了难以达成的心理鸿沟,给工作带来的明显的障碍。首先它会削弱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主动探索和尝试的勇气,因为情绪障碍的存在,当满心都是可能遇到的挫折和失败时,就很难聚焦全能量投入工作。其次它限制创新能力,当有预设困难的框架在思维会相对很狭隘,无法跳出既定的方法方式去寻找新的、有效的解决方案。第三是会增加心理压力而导致工作效能低,情绪的影响很容易导致判断和选择出现明显问题。
克服预设困难,从心态和行动、自我成长等几个方面下手,以莽的状态代替谨小慎微的心态,先行动再调整;把过度担忧转化为充分准备的行动,把大的往小的分解;把面对失败时的情绪焦点从自身转移到复盘分析里去。用新行为思替换原有习惯里的行为想法。一个是得提高自我的认同,清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相信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是有价值的,当然是需要保持不断学习和迭代积累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能面对冲突时有足够的专业支撑。二是改变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和视角。认知上,健康的冲突不会必然破坏关系,反而能加深彼此的理解和信任,视角上,以成熟、理性的方式处理分歧,从关注情绪里中走出,把焦点放在注重对问题的分歧处理上。三是自我认知的调整,拥抱变化/勇于接受变化。认知到冲突的存在,往往是变革的动力,也是突破的新机会,积极主动地应对冲突带来的挑战,将其转化成改进和提升的机会。但总而言之还是得事上练。